教宗方济各
2016年第五十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
「传播与慈悲:成果丰富的相遇」
亲爱的兄弟姊妹们:
慈悲禧年邀请我们每一个人,一同思考传播与慈悲的关系。教会蒙召与基督──降生成人的慈悲天主,结为一体,去实践慈悲,作为她的临在和她行动的特殊标记。无论我们说什么和如何说话,我们的每一个用字及手势,都应当体现天主对众人的怜悯、温柔和宽恕。爱,就其本质而言,就是传播,它通往开放与分享。如果我们的心与行动是被慈善、被天主的爱所启发,那么我们的传播也将被天主的力量所触动。
作为天主的子女,我们蒙召与每一个人沟通,毫无例外。特别的是,教会的言语与行为的用意是要传达慈悲,触动人心,并在通往满全生命的旅途上支持他们──耶稣基督被父派遣到世上,就是要带给众人满全的生命。这代表我们自己必须愿意接受慈母教会的温暖,并与他人分享这份温暖。如此,耶稣才能广为人知,且受人敬爱。这温暖也让信德的话语更具意义;借着我们的传教与见证,它点燃火花,赋予生命。
传播具有建造桥梁、促进相遇与包容的力量,所以丰富了这个社会。每当人们谨言慎行,致力于避免误解、治愈受创伤的记忆和建设和平与和谐时,那是多么美好。语言能在个人之间、家庭、社群和人群中搭起桥梁;无论在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中,都能实现。我们的言行应该帮助所有人走出报
复与谴责的恶性循环──让个人与国家不断地鼓吹仇恨。基督徒的言语应该持续鼓励共融,甚至在那些必须要强烈谴责邪恶的情况下,也应尽量试着不要让关系破裂,导致沟通中断。
为此原因,我想要邀请所有心存善念的各位,重新发现慈悲的力量能够治愈曾被伤害的关系,并为家庭与社群重建平安与和谐。我们都知道早年的伤害与挥之不去的忿恨,能在很多种情况下,轻易的使人陷入罗网,阻碍沟通与和解。这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。在各种情况下,慈悲能够建立一种新的言语和对话方式。莎士比亚曾经非常有说服力的这样说,「慈悲的本质不是勉强。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;它是双重的祝福:不但祝福施者,受者也同得祝福。」(《威尼斯商人》,第四幕第一场)
我们的政治和外交语言会受慈悲的启发而发挥作用,因为慈悲永远不会失去希望。我要求那些肩负公众制度与政治责任的人士,以及那些掌管公众意见形成的领袖,在谈到那些在思想和行为上意见不同的人,或是一些可能犯错的人时,能特别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。因为人是非常容易陷入诱惑,趁机就煽动不信任、恐惧和仇恨的怒火。然而,正因为如此,就更需要有人鼓起勇气,引导人们迈向和好的路程。正是这正面与创意的胆量,为一些早年的冲突提供了真正的解方,并且带来建立永久和平的机会。「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,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。」(玛五7-9)
我多么希望我们的传播方式,以及我们作为服务教会的牧者,千万不要以一种高高在上的骄傲胜利者姿态对待敌对者,或是贬低那些被全世界认为迷失且易于被摒弃的人。慈悲能有助于减轻生活的忧虑,并给那些只熟知冷酷武断的人带来温暖。愿我们的传播方式,能助于克服那非要将罪人与义人区分开来的心态。我们可以且必须判断罪恶的情况,像是暴力、贪腐,以及剥削,但是我们不能判断人,因为只有天主才能洞察人心。我们的任务是告诫犯错的人,谴责恶念与不公义的行为,为了让受害者获得释放,并且扶助陷落的人。若望福音告诉我们,「真理将使你自由」(若八32),而真理最终是在于基督自己,祂的温柔慈悲是我们宣讲真理和谴责不义时衡量的准绳。我们首要任务就是「在爱德中持守真理」(弗四15)。只有以爱说出的语言,且伴随着顺服与慈悲,才能触动我们罪人的心。严厉说教的言语与行为,只会带给我们与对方更加疏远的风险,加深对方的抗拒感与防卫心。
有些人会觉得,一个根植于慈悲的社会,这样的理想简直是无法可行或是过度的宽容。可是,让我们尝试,并回想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初次经验,也就是与我们的家人。我们的父母爱我们,并且重视我们本身,远超过我们的能力或成就。父母们自然会希望子女们拥有最好的,但父母的爱绝对不取决于子女们一定要符合某些的条件。家永远是一个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地方(路十五11-32)。我希望鼓励每个人在看待人类社会时,不要用一种陌生人在竞技场较量看谁能独占鳌头的眼光,而是像看待归宿或家庭一样,宅门总是敞开,欢迎着每个人。
为此,我们首先必须聆听。传播的意思是分享,而分享需要聆听与接纳。但聆听并不是只有「听见」而已。「听见」指的是接受讯息,而聆听则指的是沟通传播,拉近距离。聆听也让我们做对的事,而不是只是作为被动的旁观者、使用者或消费者。聆听也同时意味着有能力分享问题与疑惑,与人肩并肩同行,驱除心中自命绝对的权力,而是谦卑地将自己的能力与才华用于为众人的益处。
做到聆听从不容易。很多时候,装聋作哑更容易得多了。聆听意味着给予关注,想要了解,去重视,去尊重,并深入思考他人所说的话。我们可能要受一些折磨,或做出自我牺牲,如同我们试着去仿效那在焚烧的荆棘丛前的梅瑟:当我们与那和我们说话的那一位相遇,我们得把脚上的鞋脱下,因为我们所站的地方是「圣地」(出三5)。知道如何聆听是一项巨大的恩宠,我们必须为获得此一恩赐祈求,并尽全力加以运用。
电邮、简讯、社群网络和聊天室也可以是非常人性化的传播方式。传播真实与否并非取决于科技,而是在于人心──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明智地妥善使用所拥有的这些工具。社群网络能促进人际关系与社会良善的一面,但是它同时也能引导个人与团体走向进一步的极端化与分裂。虚拟环境是一个公开的空间,一个相遇的场所;在这里人们可以相互鼓励或者彼此伤害,进行有益的讨论或发起不公平的批判。我祈祷,「愿这禧年给我们开启更热切的交谈,好使我们更能知己知彼;愿这禧年消弭各种方式的自我封闭和不尊重,并驱除各种暴力和歧视」(《慈悲面容》23)。网络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公民。使用网络的同时,也必须为我们的邻人们承担责任,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,但他们却真实存在,同时保有其尊严,必须予以尊重。网络能被明智的使用,就能建构出一个健康且乐意分享的社会。
无论传播是在哪里发生、或是如何发生的,它都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更宽广的视野。它是天主的恩赐,同时也具有一项重大责任。我认为这样的传播力也能称之为「亲近力」。传播与慈悲的相遇,将结出丰硕的果实,产生「亲近力」,去关心、安慰、治愈、陪伴和庆祝。在一个破碎、分裂和极端化的世界,以慈悲与人沟通,意味着在天主子女与人类手足之间,致力于发展出一份健康、自由与友爱的「亲近力」。
教宗方济各
梵蒂冈
2016年1月24日
(台湾地区主教团社会发展委员会传播组恭译)
Copyright © Dicastero per la Comunicazione -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